找到相关内容173篇,用时14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九乘差别略义·出世间乘

    如来乘,故此专指显波罗蜜乘。此乘乃依度之行法,出内无利智外无相好之苦,圆满福智二种资粮而登佛位者。   大乘一名胜乘,小乘亦名劣乘,《摄大乘论》列十殊胜判大胜小。境殊胜二,行殊胜,果殊胜二,皆为小乘所望尘莫及。   境殊胜二:  阿赖耶识,说名所知依体。  三种自性,说名所知相体。  行殊胜:  唯识性,说名入所知相体。  波罗蜜,说名彼入因果体。  菩萨十地,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。 ...

    郭元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85657208.html
  • 宗喀巴‘现观庄严论金鬘疏’‘大乘廿僧’释义(2)

    gods of Brahmas group, etc. to: up to the Highest gods.  A、<舍利子!复有菩萨摩诃萨,虽具住波罗蜜,常以净戒波罗蜜而为上首,勇猛修习诸菩萨行,具身语意殊胜律仪;劝诸有情亦令修习如是律仪,令速圆满。>  B、<舍利子!复有菩萨摩诃萨,虽具住波罗蜜,常以安忍波罗蜜而为上首,勇猛修习诸菩萨行,远离一切忿恚等心;劝诸有情亦令修习如是安忍,令...

    陈玉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0946318.html
  • 从〈菩萨地〉来看菩萨道

    )不同阶段的断障  四、菩萨道的广大因果  (一)实践度和四摄  (二)行十种波罗蜜  (三)播下十力的种子  (四)感果  五、菩萨道的修行要点和特色  (一)菩萨种性与真实菩萨  (二)忏悔与...-15品,广述布施、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等波罗蜜度)以及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等四摄事,共有十项的实践,每一项又细分出九相:一自性、二一切、三难行、四一切门、五善士、六一切种、七遂求、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3247819.html
  • 蔡耀明:《大般若经·第二会》的严净/清净 (2)

    1996, p. 318.   注7   尔时,舍利子白佛言:「世尊!诸菩萨摩诃萨云何能超一切声闻独觉等地,能得菩萨不退转地,能净佛道?」佛言:「舍利子!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?修行波罗蜜,住空?...361a); Conze 1974, 16; LSPW, 559.   注17   「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已,与诸如来应言无别?善现!是菩萨摩诃萨已圆满波罗蜜,乃至已圆满十八佛不共法,具一切智?...

    蔡耀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3571037.html
  • 金刚经释(八)

      五眼功德为佛陀所具的一种功德,诸多论中均有提及。佛经中云:“若欲获得五眼者,当精勤波罗蜜。”萨迦派果仁巴大师指出:通小乘人不可全得五眼,五眼只有大乘圣者才具足。经云:大菩萨修学五眼,则...持无漏资粮依波罗蜜而生,其功德可如理如实现见诸法的本性,唯一地至十地之间的圣者菩萨入定时具有。《入中论》云:“如有目者能引导,无量盲人到止境,如是智慧能摄取,无眼功德趣圣果。”此慧眼非指平时俗语...

   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索达吉堪布 著疏

    |金刚经释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1750242641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90)

    就土崩瓦解了。 当然,如果你一直专修寂止,安住在某些境界中,不一定非要接触关系不好的人。但倘若你要圆满波罗蜜,一层一层地修上去,尤其是修安忍的话,必须要在逆境中磨练,只有这样,你的修行才会...波罗蜜的公案,哪个人能比得上?全球交口称赞的这些名人,每个人都有很多自私自利的心态,要么为了宣传自己,要么为了炫耀自己,而无有任何条件、无私奉献一切的人,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有多少?翻开历史的同时,...

    无著菩萨[著] 索达吉堪布[译讲]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08422510209.html
  • 亲友书讲记(三)

    归纳波罗蜜度)略义,要求凡是学道者行持度万行。 波罗蜜多涵摄一切大乘道,除此以外,别无其他可行持的。汉传佛教中,将波罗蜜多结集成论典的比较;藏传佛教中,麦彭仁波切的《释迦牟尼佛广传·白莲花论》,也是配合波罗蜜多次第,宣讲佛陀因地时的公案。 作为凡夫人,真正圆满波罗蜜不太可能。就像《十地经》和《入中论》中所说,布施度圆满是一地菩萨,以此类推,直至智慧度圆满的地...

    索达吉堪布传讲

    |亲友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15102636858.html
  • 明末注疏对《楞严经》“五十阴魔”之研究

    10卷。  三藏般若译《大乘理趣波罗蜜经卷第一》《大正藏》第八册P.865~P.869。  三藏般若译《大乘理趣波罗蜜经卷第二》《大正藏》第八册P.876~P.881。  三藏般若译《大乘理趣波罗蜜经卷第十》《大正藏》第八册P.910~P.917。   姚秦鸠摩罗什译《佛说首楞严三昧经》。《大正藏》第十五册。  般刺密帝译《楞严经》十卷。《大正藏》第十九册。P.105~P.155。 ...

    蔡旻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0153527.html
  • 读《大毗婆沙论》札记—论师的菩萨观(下)

    波罗蜜多行?部派的说法下一。如《婆沙论》者主张施、戒、精进、般若四波罗蜜;外国师是施、戒、精进、般若、忍、静虑波罗蜜;以及不明部派的施、戒、精进、般若、闻、忍波罗蜜(大正27.892—中)等。此中值得留意的是:《婆沙论》者(即迦湿弥罗国论师)不同意外国师的波罗蜜说,而认为忍摄在戒中,静虑摄在般若中:亦即菩萨的波罗蜜多行,不包括“静虑”(禅)波罗蜜。之所以不立禅波罗蜜,根据印公导师的研究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0364267.html
  • 佛教经典常谈\八、胜鬘经

    正法,㈡不顾身命,护持正法。发愿后,接着说以此三大愿为首的一切的愿都可统摄在「摄受正法」一大愿中。  摄受正法并非存在于摄受正法的人之外,它不外是菩萨的波罗蜜(圆满的实践)(122页)。  再者,...

    渡辺照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2641083.html